close
相關內容
放大照片
台灣柿五種價不同 但絕無兩塊行情
民進黨水果文宣,引發「兩塊甜柿」口水風波;台中區農改場表示,台灣栽種柿子大致可分成富有甜柿、次郎甜柿、紅柿、石柿與牛心柿等五個品種,因栽培、採果與食用方式大不同,產地價差可高達十倍,但絕沒有兩塊的超低行情。
(李河錫報導)
總統大選日漸激烈,民進黨原本以一份「超低價水果」月曆文宣,希望凸顯大宗水果產銷失衡問題,不料因為部份內容遭農民質疑嚴重悖離事實,尤其是「兩塊錢甜柿」連日來更引發口水戰風波;長期研發柿子與輔導果農栽培技術的台中區農改場場長張致盛指出,目前台灣栽種的柿子可分成「鮮食」與「去澀加工」兩大類,鮮食部份以二十多年前從日本引進的富有甜柿、次郎甜柿為主,因為果粒大、果型佳、甜度又高,屬於高經濟價值的品種,栽種面積十年來已擴增兩倍多,以成為內外銷市場的主流;其次是本土柿子,又分成軟紅柿、製作柿餅的石柿與牛心柿,因為比較苦澀,都必須浸泡石灰水加工去澀之後,才能食用,不應該一概而論。
張致盛場長表示,因甜柿只在中高海拔山區栽種,又採取精緻化栽培,行情相當不錯,高價位每公斤可維持百元以上,即使進幾年產量增加,產地均價還維持在四十塊上下;至於紅柿、石柿與牛心柿,因栽培與採果採取比較粗放,產地價與甜柿價差高達十倍,每公斤可維持在七、八塊,加工後行情才會倍增,但絕對沒有兩塊錢的超低行情。
(攝影:李河錫)





全站熱搜